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阅读:161
单位介绍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立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学系建立于192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早的物理学科之一。九十五年来,追求卓越,名家辈出,为我国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影响的物理学科之一。在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过的老一辈物理学家有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陆学善、余瑞璜、吴健雄、朱光亚、程开甲、杨澄中、魏荣爵、汤定元、冯康等数十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蒋树声、郭金龙、李国鼎等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2009年12月30日,南京大学根据学科划分在原有的物理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新组建成立了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现有教职工215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5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

物理学院现有“物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生物物理与软物质、原子与分子团簇物理、应用电子学与技术物理等,其中“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声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纳米技术)、以及十余个跨学科研究所与研究中心,跨学科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正在筹建中。物理学院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始建于1920年,是中国物理学的摇篮之一。现拥有物理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二个一级学科,其中物理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06年物理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列全国,固体电子学与微电子学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该系还是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生至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其中2名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博士生导师65名,教授74名,副教授39名。 该系具有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与国际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联系,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有:理论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与宇宙学、凝聚态物理、光物理与光子技术、原子分子和团簇物理、生物物理与软物质科学、新能源材料物理与技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应用电子学与技术物理学等。近几年来,物理学系被SCI收录的论文年均约350余篇,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对11年来(1995年1月初至2005年12月底)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进行统计,该系发表的SCI论文数在世界大学物理系中排第54位,在内地高校排名第1。物理学系自2002年来共获得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2007年2月27日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闵乃本院士及其领导的课题组所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南京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的高奖项,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系历来重视本科生教育,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成功地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师资优势相结合,形成了物理学系本科教学的优势,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想指导下,该系通过国家基础学科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努力营造宽松有序、良性竞争的育人氛围。新生入学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情况,申请进入匡亚明学院学习或按照物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后,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晶体物理与材料、磁学与磁性材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学、生物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低温物理与制冷技术、应用物理等),修读相关课程,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开展课题研究,系指派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在物理学系,学生的独立科研、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不同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空间,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近几年来在“国家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支持下,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专业实验室都先后向本科生开放,成为该系本科生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的基地。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厚基础、高素质、宽适应、创新型”已成为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2008年,以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的、一期投资3亿元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该实验室是物理学系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将对物理学系的学科建设,构建拔尖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物理学系计划从2009年起,组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本科生基地班”。该基地班由科研骨干担任班导师,实行滚动管理和早期科研培训,基地班的创建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该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如由学生自办的“支点”杂志,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称为:“这在国外物理系也不多见”;由物理学系学生自导自演的话剧《哥本哈根》参加第五届(2005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在国家话剧院展演,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了中央台《新闻联播》;泼水节、立蛋节、篝火晚会、化妆舞会、舞龙表演、舞狮表演……物理学系同学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青春的舞台上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激动人心的时刻。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曾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著名的物理学家就有严济慈、吴有训、赵忠尧、施汝为、陆学善、余瑞璜、吴健雄等数十人。吴健雄曾被李政道先生称为“世界物理女皇”,吴有训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奠基人之一。在物理学系1949年后毕业的学生中就有章综、戴元本、经福谦、乔登江,闵乃本、张淑仪、郑有炓、都有为、张裕恒、吴培亨、方家熊、邢定钰、吴岳良、祝世宁等14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物理学系还培养了蒋树声、郭金龙、李国鼎等国内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系友李国鼎被称为台湾“台湾经济发展奇迹的”、“台湾现代化之父”和“科技之父”。

物理学系毕业生历来深受国内外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继续深造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进入国际著名大学深造(如:普林斯顿、斯坦福、耶鲁、康奈尔、加州理工、牛津大学、巴黎高科、巴黎高师等等)。

免责声明:
此页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